当前位置: 首页 > 济宁新闻网 >  济宁市科协:科普惠农牵手“第一书记” 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内容页

济宁市科协:科普惠农牵手“第一书记” 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2023-03-18济宁新闻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贾梦迪 通讯员 郭克鹏 济宁报道

  2022年以来,济宁市科协聚焦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突出“党建带科建”政治引领,发挥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桥梁纽带作用,集成科协优势资源,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资料图

  科协“列单”

  济宁市科协认真梳理科协系统科普惠农资源,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列出科普惠农的服务清单,组织涉农的学会、协会和科普工作室,重新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库,吸纳专家82位,列出种植业、畜牧业等服务清单17项;发挥医疗卫生学会科普宣传主导作用,充实完善医学健康科普专家团,吸纳专家112位,形成了健康义诊、医疗咨询等服务清单15项;依托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和科普大篷车资源,建立青少年科技专家库,吸纳专家教师133位,形成了科创竞赛、宣传展示等服务清单23项;组织济宁科普艺术团、老科协科普艺术团充实力量、更新内容,新建教育家协会科普艺术团,形成科普文艺演出服务清单3项。

  在此基础上,市科协联合市乡村振兴局、市下派办等部门印发《济宁市“科普惠农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的实施方案》《济宁市科普惠农助力乡村振兴服务清单》,明确各项服务清单的内容、形式和质量标准。

  群众“点单”

  市科协充分发挥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熟悉基层、了解群众的优势,以县域为单位,迅速组织“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学习掌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和服务清单。组织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带着清单走基层,引导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服务清单和内容,广泛征求村民代表、两委干部和乡镇街道干部的建议,并结合农业生产、农村生活、青少年教育等实际需求,精准选择科普服务项目,实现了科普活动由科协“配送”向群众“点单”转变。同时,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主动征求基层干部群众的需求,通过反馈丰富完善清单内容。第一批次确定农技培训、青少年科普活动、科普文艺演出项目45场,“整乡覆盖”市派第一书记服务队。 蚌埠区县网

资料图

  第一书记“兑单”

  济宁市科协与第一书记、科普专家团队建立微信工作群,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紧扣农业生产时间节点,合理确定活动开展时间地点,协调组织群众参观。今年2月,济宁市第一书记科普惠农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在梁山县赵堌堆乡正式启动,省科协领导亲临指导,科普文艺演出、健康讲座等活动全面展开,群众在观剧和聆听中,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感受科学魅力。

  截至目前,济宁市累计开展农村专业技术培训、青少年科普活动、科普文艺演出等70余场次,受益群众8000余人次。下一步,济宁市科协将突出“党建带科建”政治引领,树牢为民服务宗旨,主攻乡村地区、农民群体等科学素质薄弱环节,发挥科协组织人才和智力优势,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科协力量。

衡水新闻网